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回复: 0

[转载] 商业银行如何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9 0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从未来发展前景看,长江经济带体量、规模、影响力将丝毫不亚于沿海经济带,一是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率先建成;二是区域内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三是建成生态环境安全合作的示范区。就商业银行而言,“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区域内分行信贷增长带来重大机遇:将助推区域内分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深入挖掘港口和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促进信贷行业结构调整;突出信贷政策差别化指导。
                        
图1 长江经济带GDP及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
注: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整理
为应对形势新变化,拓展发展新空间,2014年,中央将“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并列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重塑区域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区域发展向整体化、均衡化、带状化转变;实现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联动和协调发展,并发挥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示范带动作用。
从政策背景来看,国际上流域经济带历来是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中心;国内经济下行,区域经济分化明显加剧,区域政策调整迫在眉睫。从发展特征来看,长江经济带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和自然资源优势,由东向西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格局已基本形成,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与联系的重要纽带。但同时,也存在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制约一体化进程,产业同构及分工弱化制约了跨区域经济合作,立体式交通走廊尚未形成等问题。
从未来发展前景看,长江经济带体量、规模、影响力将丝毫不亚于沿海经济带,一是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率先建成;二是区域内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三是建成生态环境安全合作的示范区。就商业银行而言,“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区域内分行信贷增长带来重大机遇:将助推区域内分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深入挖掘港口和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促进信贷行业结构调整;突出信贷政策差别化指导。
杨荇
新“长江经济带”战略出台的政策背景
2014年,国家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再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构成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1.国际比较:流域经济带历来是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中心
从国际比较来看,在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往往把大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作为其发展的战略重点。如美国对于密西西比河、欧盟对于莱茵河等。
作为美国流程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和开发对美国经济、社会、生态产生重要影响。从开发经验来看,一是城市与河流结合的“点轴面”开发模式。二是法律地位明确的流域开发管理机构。三是灵活多元的融资渠道。四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莱茵河流经西欧最重要的工商业地区,是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河流之一。主要开发经验有:一是“航运为先”,形成内河与运河、江河与海洋相互贯通的流域建设模式。二是水路、铁路、公路综合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三是高度重视水能资源开发和水电梯级建设。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构,来实现莱茵河的综合整治与开发。
目前,湄公河、恒河、图们江等大河流域开发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如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了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和中国等6国,初步形成了交通、能源、经贸、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等6个领域的合作框架。世界性的流域开发热,和当今世界生产分布由江河到陆地再到海洋这一自然进程相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流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也基本反映了流域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
2.区域发展:近年来中国区域分化明显加剧,区域政策调整迫在眉睫
一是资源型、重化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速下降最早、转型压力依然较大的区域。从近10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来看,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区的经济增速在2005年前后就出现了下降。上述地区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接替产业的培育都相对滞后,区域转型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支撑。二是东部地区多数省市的经济增长降幅已明显缩小,趋于稳定回升。
从经济增长下降的时点来看,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2008年前后。其中,上海由2007年的15.2%降至2014年的7%。其次是北京,同期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但从近三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地区经济增长下降明显趋缓,增长速度基本稳定在7.5%左右,以互联网经济、节能环保、旅游休闲、文化等为代表的新兴态发展迅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增强。三是西部地区在大规模投资的拉动下,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近年来经济增速也开始普遍下降。西部12省区市(内蒙古除外)的经济增速普遍是在2011年之后开始下降的。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极易在转型过程中出现新旧产业接续的“空挡期”,产生较为严重的就业风险和财政风险。如,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区亏损的工业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均在40%左右。
造成现阶段区域分化的因素十分复杂。表面原因是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等因素传导所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与更高发展阶段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受早期科研资源国家布局的差异以及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形成的经济优势影响,不同区域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发达地区对资源要素存在“虹吸效应”。
二是欠发达地区更为依赖传统发展路径。中西部地区经过上一轮大规模要素投入的发展阶段之后,在产业结构和投资路径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模式,但与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相当差距,成为新时期推动产业创新和多元化发展的障碍之一。
三是传统增长模式不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在我国原有增长模式下,各地更加注重自身“一亩三分地”的发展,互相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导致中央关于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市场一体化的许多政策经常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地方利益的掣肘,难以有效发挥其效果。
在上述背景下,中央重提“长江经济带”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意在从全国“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的战略构想出发,依托黄金水道,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后,向内陆地区推进建设经济带的重要一步,其战略构想十分深远。
新“长江经济带”的概念、经济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以自然范围界定,长江干流全长6380多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省(市)。而支流还包括甘肃、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整个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以经济的内在联系、文化的融合程度来界定,2014年,国家发改委将长江经济带范围划分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的九省二市。至此,长江经济带的划分范围得到国家层面的确定。
1.经济特征
第一,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率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时机较为成熟。长江经济带现已形成以长三角为核心的横跨我国东中西地区的发展轴线,这一轴线连接着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十分重要的城市群和经济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皖江城市群,以南昌为中心的昌九景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1993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GDP占全国比重从39.61%上升到44.75%,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从27.61%上升至40.75%,经济重要性不断凸显(见图1)。
第二,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未来将充当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是区位优势。长江干流航道2838公里,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多公里,南北岸线长度近6000公里,对建设港口、码头、大型工业企业意义重大。
二是资源优势。长江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68亿千瓦,占全国的53.4%;可开发水能资源1.97亿千瓦,开发潜力极大。区内共有各种矿产109种,在38种主要矿产中,储量占全国60%以上的就有13种。此外还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42%以上。此外,农业也居全国首位,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四是人才优势。这一地区人口密集,人口密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科教事业发达,全国42%以上的高校和在校大学生分布于此。
第三,由东向西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格局基本形成。东部长三角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聚焦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制造业逐步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长江经济带的中西部地区仍大多处于工业化中期,目前正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相关产业转移,利用水资源、矿产以及工业基础等优势,积极发展钢铁、石化、能源、建材等重化工业,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中心。
第四,实现我国对外开放与联系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除长江三角洲的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外,国家又相继批准开放了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黄石、宜昌、万县、涪陵等沿江城市,批准三峡库区包括宜昌、秭归、兴山、巴东等为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不仅能够对内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在我国对外开放与联系中同样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从经济外向度看,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0年一度高达28.94%,2014年虽有所回落至23.34%,但仍超全国22%的平均水平(经济外向度(出口总额/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宏观指标之一,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本地区经济要素与外部经济要素相互渗透、融合的能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制约一体化进程。从人均产出比较来看,东部长三角苏浙沪地区,人均产出已经达到1.3-1.5万美元,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了发达地区的行列;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省,人均产出为6-7千美元,和中国内地的平均水平齐平;西部的贵州、云南,人均产出还只有3-4千美元。区域内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
第二,产业同构及分工弱化制约了跨区域经济合作。据统计,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在85%以上,说明长江流域各省市过于追求建立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这样不利于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其中,上海、武汉、重庆、南京、芜湖、南昌、成都等地,均把汽工业和信息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产业同构以及分工弱化使生产能力过剩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低效和浪费,产生区域间的过度竞争。
第三,立体式交通走廊尚未形成。长江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了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尚未形成立体式交通走廊,各种运输方式未能有效衔接,资源优势转化渠道仍不够畅通。经济发达国家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般占总投资额的10%~14%;发展中国家约占20%~28%。而我国仅占到8%~10%,远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意图、发展前景及影响
1.战略意图
首先,“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战略相互呼应,将重塑区域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区域发展向整体化、均衡化、带状化转变。“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三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区域战略选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开始重视不同地区间的联动效应及整体性特征,更加强调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是寻找新的发展引擎,在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发展支撑,避免经济过快下滑;二是探索改革的试验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使资源要素在更大的范围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在更深的层次发挥作用;三是产业整合的示范带,根据各省市特点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国区域产业调整提供示范;四是区域联动的探路者,在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协调发展方面探索路子。
其次,“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助于通过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联动,实现协调发展,构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长江流域9省2市,是一个典型的横贯中国内地的雁行发展形态。这种发展水平的梯级形态,如果孤立地看待,会被认为是消极的地区发展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标志,但如果把它连接成一个整体空间来看,它恰恰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衡,并因此具有资源要素禀赋和市场多样性的发展中大国的潜力和后劲。
在未来30年内,依托长江建设“黄金水道”将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带,并与沿海经济带、京津冀地区一并发展为世界级城市带。长距离低成本的航运线路和充裕的水资源的存在,容易形成空间上的“点轴面”发展模式,有利于要素和产业集聚,同时降低城市间的运输成本,推动市场的一体化,形成不同城市和地区间轻重工业和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格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转型升级支撑带。
第三,“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发挥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示范带动作用。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举措,将通过长江经济带的打造,从功能拓展和制度引领两个方面带动中国的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长江经济带的形成本身就是和要素的自由流动、贸易的自由化及市场的一体化密切相关,通过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实践和示范引领,将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走出一条政府引领、市场推动、企业主导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2.发展前景
由于整体开发时序相对较晚,目前长江沿岸地区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带动作用尚不能与沿海经济带媲美。但从未来发展前景看,其体量、规模、影响力将丝毫不亚于沿海经济带。
首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率先建成。从水运来看,据交通部预测,2020年,长江水系水路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将分别达41.2亿吨、7.71万亿吨公里,年均递增率分别为6.4%和8.1%;2020~2030年间,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55%和3.94%。
根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2012~2030)年》,长江流域内将建成“一横十线一网”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一横即长江干线;十线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江汉运河(江汉运河,又称扬水。是指一条连接长江和汉江的运河,为南水北调三大工程之一。全长67.23公里,兼具水利、交通运输、防洪、灌溉、生态补水等功能,途经荆州、荆门、潜江、天门4市11个乡镇)、赣江、信江、合裕线(合裕线航道是安徽省会合肥市及巢湖周边地区通往长江的唯一水上通道,是安徽省继长江、淮河之后的第三条重要航道。全长约139.8公里);一网即京杭运河、杭甬运河、申张线、通扬线等航道组成的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
从陆运来看,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情况,长江流域重点建设三个各具独特功能又互相配合的轨道交通网络层次。
一是高铁交通圈。强化长江城市群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群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升长江城市群的交通枢纽功能。二是城际交通圈。以主干客运网为依托,覆盖长江流域内绝大部分二级城市和主要县市,构建城市群内各中心城市间的“2小时城际交通圈”。重点突破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网之间的无缝衔接问题,形成互联互通的循环体系。三是内部通勤交通圈。以城际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为骨架,各自形成以中心城市至外围城市的“1小时通勤圈”,构建“中心城市+卫星城市”的高度一体化格局。
从空运来看,初步计划形成一个国际航空枢纽——上海,三个区域枢纽——成都、重庆、昆明的布局;同时,将充分发挥南京、杭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贵阳等干线机场的作用,并整合中小城市支线枢纽,形成多层次的辐射分布体系。通过完善航线网络,提高主要城市间航班密度,增加运输航线。
其次,区域内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一是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区域产业互动将以区域内各省市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着眼于区域的长远发展,避免由于短期利益造成恶性竞争。二是加强产业链优化整合。有效解决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可形成产业链自西向东流动、资金技术自东向西流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的新局面。三是建立要素市场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加强财务资源的整合,打造长江流域的金融产品交易和资金集散中心、金融产品定价中心以及金融信息服务中心。推进知识产权市场一体化,不仅注重技术合作,联手突破和发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而且加速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运用,形成一体化的产权市场。加快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第三,建成生态环境安全合作的示范区。一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的问题,重点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产业模式优化和技术体系创新,建立低碳政策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构建一套涵盖绿色GDP指标的科学、规范、可量化的考核体系。将绿色产业、绿色投入、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列入考核内容。三是构建生态廊道,优化生态网络。在完善单一网络连接体系的同时,重点建设网络之间的“生态桥”系统,通过大型节点和有效生态桥的建设沟通水系网络、道路网络、绿地网络等生态联系的有效性。四是落实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生态功能区补偿、水价机制、污染治理的收费机制、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等,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
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速将保持6.5%左右,而长江经济带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仍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将持续上升。并且具有联系更紧密、腹地更深广、更具持续影响力和爆发力的明显后发优势。
 “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
1.“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带来重大机遇
商业银行要建立跨区域的总分行联动营销机制,积极支持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要以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抓手,打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和行业界限,促进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联动,缩小区域差距。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能力、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实现信贷增长与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的相匹配。
2.“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助推商业银行优化配置信贷资源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沿江省市经济金融进一步融合,按照增长极的发展要求和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商业银行将充分发挥各区域和分支机构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区域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从调研的情况看,湖北重点加快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江西要求全境都融入长江经济带,打破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和行业界限,重点打造环鄱阳湖城市群、昌九地区一体化、赣西城镇化带、赣南苏区等,拟构建“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借助长株潭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江苏重点打造三大经济圈南京经济圈、苏通经济圈、锡常泰经济圈。需加强政策、费用和人力等资源的倾斜,加强新业务、新产品的投放,促使这些区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3.“长江经济带”战略将深入挖掘港口和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相比近年来沿海地区受益于海洋经济发展,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产业化程度、产业集聚力、品牌对外扩张力等,又相对滞后。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建设新型城镇连绵带”作为七大重点任务之一,选择沿江开发区、临港工业园区开展城市功能区转型试点,引导港口、产业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如江苏启东、太仓是长江入海口,浙江宁波--舟山港地区是我国深水港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等5市为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洪湖、赤壁、石首等新节点城市将依托“以港兴城”快速发展。
而长江上游则着重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建设,建成长江经济带城乡统筹示范区。如,贵州省已定位为“支撑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矿基地和重要生态屏障”,做强黔中城市群,做优县城,做特小城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云南省地处长江上游,集通江、达海、沿边于一体,具有贯通南太平洋(601099,股吧)和印度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特殊区位优势,已初步形成“景区+旅游小镇+度假区酒店+新城开发”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将为长江流域小城镇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新型城镇化领域的业务拓展带来广阔的空间。
 4.“长江经济带”战略将促进区域信贷结构调整
当前,国际资本转移和沿海产业转移的两大浪潮加速推进,并在中国内陆汇合,呈现出规模扩大、范围拓宽、层次提升的强劲势头。中国经济正沿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路径,加快产业转移升级。作为未来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带,长江流域将以长江干流为发展主轴,以沿江重点城市为支点,以开发园区为主要载体,培育发展以冶金、化工、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长江“黄金水道”为基础、以物流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产业,以水稻、水产、水禽、水果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与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业,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
同时,加快钢铁、石化、船舶、磷化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立资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涉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产业退出机制。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要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基础上,对增量规模分配突出利润、经济资本占用和NIM等效益、效率类指标的调节权重,突出对导向性业务的战略配置,推进区内信贷资源行业分布的优化调整。
5.“长江经济带”战略将促进区域信贷政策差别化
商业银行将结合区域发展水平,制订和实施好差别化区域政策。一方面,对区域类别较高的一级(直属)分行,实行相对宽松的区域政策,扩大信贷业务授权与转授权,给予一定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调整权、信用贷款决策权和信贷政策执行浮动权,鼓励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大力拓展信贷市场。对于区域类别较低的分支机构,实行相对偏紧的区域政策,控制贷款发放总量,指定新发放贷款领域,提高客户准入门槛和行业准入标准,进一步严格信贷风险管理,切实控制区域性信贷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本文系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
目前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支柱产业
省(市) 支柱产业
上海 现代服务业、金融、航运、国际贸易
江苏 机械制造、电子、石油化工、汽车
浙江 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
安徽 汽车、装备制造、优质金属材料、信息电子、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
江西 汽车制造和能源
湖北 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纺织
湖南 机械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
重庆 IT行业、汽车、装备机械、生物化学、有色金属和纺织业
四川 高附加值IT软件制造、汽车制造
贵州 白酒酿造、电力、药业、建筑
云南 烟草、矿产、电力、生物和旅游
<p>注: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整理;截至2014年末




上一篇:霜去雪渐融迎春需耐心
下一篇:投保基金公司: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连续四个月上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如需要(删违规/投诉/建议/赞助等)请联系

本论坛所有来帖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青山湖畔|南昌论坛立场。
网警提示:网络刷单是违法 切莫轻信有返利,网上交友套路多 卖惨要钱需当心,电子红包莫轻点 个人信息勿填写,仿冒客服来行骗 官方核实最重要,招工诈骗有套路 预交费用需谨慎,低价充值莫轻信 莫因游戏陷套路,连接WIFI要规范 确认安全再连接,抢购车票有章法 确认订单再付款,白条赊购慎使用 提升额度莫轻信,网购预付有风险 正规渠道很重要 如网民接到96110电话,请立即接听。

手机版|南昌530论坛

GMT+8, 2025-1-22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