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回复: 0

[转载] 重大破题:央行就银行远程开户征求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8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央行近日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账户提出框架性意见,除柜台方式外,银行账户开立有望取得第二种“线上方式”,为互联网银行业务创造了基础。
                        不仅仅是“刷脸”  客户身份识别只需“自证”
钟辉;黄慧萍

亟待打通任督二脉的民营银行,终于等来了监管层可能的重大破题。当然,利好不仅限于民营银行。
我们采访的多位银行高层表示,事实上,对于银行业务之本的开户问题,远程银行、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实名认证的同等效果,但此前出于审慎监管的考量,“面签”一直是开户底线。这对于网点覆盖少的银行、尤其是根本不打算铺设网点的互联网银行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掣肘,有时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好消息来了。1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日前央行已经下发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账户提出框架性意见。电子账户的开立方式,以及一直未能获得监管松绑的“面签”难题,终于找到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技术的手段和方法。
站在民营银行的角度,这个消息相当令人雀跃。而从李克强总理考察微众银行起,几日来,民营银行动作频频,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捷报纷传,一个可期待的春天正在降临。
我们的专题,正是为疾进中的民营银行,勾勒出一幅当下最生动的素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建立远程开立账户体系中,必须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自证。对于“自证”的内涵,上述接近监管的人士解释称,远程开户的银行必须通过提供远程开户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权威部门出具的可行的外部评估报告,证明这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能有效识别客户身份的真实、完整和合规,同时证明开户是客户的真实意愿表达,而不是外部迫胁。
本报记者 钟 辉
实习记者 黄慧萍 深圳报道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两家互联网民营银行的试点,或将推动远程开户的创新方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4日考察微众银行时曾表示,“你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政府要创造条件,给你们一个便利的环境,温暖的春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央行近日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账户提出框架性意见,除柜台方式外,银行账户开立有望取得第二种“线上方式”,为互联网银行业务创造了基础。
据一位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透露,央行将在1月8日召集五大国有银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几家大型城商行电子银行相关负责人,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筹备组相关负责人,以及监管体系有关部门,就征求意见稿召开讨论会,并反馈意见。
一位接近监管的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行要求不论是柜台开户还是远程开户必须以实名制为基础,这是防止贪腐、金融诈骗的有效手段,也是反洗钱工作的要求;此前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可以通过远程银行VTM机进行相关业务办理,但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对纯线上的远程开户提出了新的需求,征求意见稿允许各家银行探索远程开户的同时,还是要求建立以“柜台开户为主,远程开户为辅”的账户开立体系。
“按照原有的监管规范,开设银行账户只能通过柜台,要求‘面签’。但实际上,远程银行、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实名认证的同等效果,但银行账户涉及到大额资金,一旦出现问题就是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的漏洞,所以央行轻易不能松。”一位股份制银行网络银行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放开远程开户也是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线上金融体系。”
据记者了解,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家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远程开户配套管理制度,保障客户的权益。
客户身份识别机制
须“自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建立远程开立账户体系中,必须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自证。
对于“自证”的内涵,上述接近监管的人士解释称,远程开户的银行必须通过提供远程开户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权威部门出具的可行的外部评估报告,证明这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能有效识别客户身份的真实、完整和合规,同时证明开户是客户的真实意愿表达,而不是外部迫胁。
据记者了解,在远程银行客户身份识别上,征求意见稿要求开户银行应当承担客户识别的责任。银行应当通过安全的技术手段,运用政府部门的数据库、金融机构和其他的商业化数据库信息,通过信息交叉验证等方式建立安全可靠的远程开户客户有效身份识别机制,同时按照相关规定留存客户身份信息。
“按照我的理解,远程开户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整体操作方案,要经过专门的机构评估后才能上线;客户信息收集后,要跟公安部的户籍信息、客户原来在其他银行开户留存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除了系统智能核对外,常用的方式还包括电话回访、快递资料。真实意愿表达比较难界定,但可以通过一些交互方式进行多重验证。”上述股份制银行网络银行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据上述接近监管的人士透露,远程开户范围内,一家银行只能为一家单位、企业或自然人开立一个同类账户,账户的远程开立、变更和撤销,必须向央行备案;而远程开立的账户业务范围也有限制,目前仅限于单位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非结算账户,以及个人结算和非结算账户。
据记者了解,为应对直销银行电子账户开立的问题,央行曾在2014年3月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个人人民币电子账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按照对电子账户的合适程度,进行弱实名电子账户和强实名电子账户分类;未能在银行柜台开立的电子账户界定为弱实名电子账户,仅具备购买本行理财产品的功能,资金进出必须通过绑定银行其他结算账户实现;强实名电子账户可为银行的结算账户、活期或定期存款账户,银行要为该类账户设定业务种类、支付结算限额等管理要求。
“非结算账户几乎没意义,结算账户的功能更多,通过存贷款和转账支付等方式形成的资金划拨,只能通过结算账户实现。”上述股份制银行网络银行部负责人表示。
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现有规定,单位账户被限制在非结算账户范围内,而个人账户则包括结算和非结算账户。也就是说,远程开户对银行零售业务空间基本打开,而对批发业务则仍有限制。对主打个人业务的微众银行和主打小微(小微企业主个人)业务的网商银行来说,互联网银行远程开户的业务空间业已打开。
首笔贷款未突破现场开户
微众银行官方表示,1月4日发出的首笔贷款是一笔真实的客户贷款,该客户是第一位受到微众银行特别邀请的客户,“发放流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微众银行这笔针对卡司机徐军发放的3.5万线上贷款,并没有突破线下身份识别和开户的监管底线。
“那个卡车司机是腾讯集团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并定向邀请的,线上贷款也不是仅仅凭人脸识别等这些技术手段来完成的,因为涉及到实名问题,之前已经通过现场验证身份后完成开户。”一位接近微众银行的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投资的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均表示要做“纯网络银行”,其核心问题就是,能否绕开线下网点,规避现场面对面地身份识别流程开立账户。 央行本次下发远程开户征求意见稿,已经为线上开户提供了可能。
“我们会有很少量的实体网点,但是面积很小,数量很少量。也不一定都是自己的网点,可以是我们合作方的网点。监管也允许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支持与合作,合作对象也不必然是银行之间,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一位微众银行高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了解,微众银行的定位是“普惠金融,数据科技,同业合作,个存小贷”,上述网点合作也属于“同业合作”范畴。
据记者了解,央行上述远程开户征求意见稿就提出,有效识别客户身份信息,可采取通过同一法人不同分支机构见证,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上门查验身份证明文件等方式进行客户身份信息核实。
微众银行此策略,与央行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可谓是相得益彰,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论我自己的实体网点还是合作方的,都不是我想要它存在的,是因为在目前银行业的一些监管规则下,有些东西必须在网点做,开户的实名制要求很严格。其实网点对于我们来讲,只有当我们需要亲眼看到客户,验证他的一些东西的时候才需要,除此之外,我们不需要网点做任何事情。”上述微众银行高层称,“就算我们开设一个网点,也是坚持不在网点中提供服务,(网点)不是为了满足客户服务需求,而是去测试网点的客户体验是怎样的,从而才能去跟合作方谈行之有效的合作内容与方式,我们不能光凭想象来确定网点的客户体验。”
<p>(编辑 于晓娜)




上一篇:上交所堵漏“另类融资平台” 私募债风控收紧三类人禁购
下一篇:国务院推“一口受理”审批模式 行政服务中心将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如需要(删违规/投诉/建议/赞助等)请联系

本论坛所有来帖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青山湖畔|南昌论坛立场。
网警提示:网络刷单是违法 切莫轻信有返利,网上交友套路多 卖惨要钱需当心,电子红包莫轻点 个人信息勿填写,仿冒客服来行骗 官方核实最重要,招工诈骗有套路 预交费用需谨慎,低价充值莫轻信 莫因游戏陷套路,连接WIFI要规范 确认安全再连接,抢购车票有章法 确认订单再付款,白条赊购慎使用 提升额度莫轻信,网购预付有风险 正规渠道很重要 如网民接到96110电话,请立即接听。

手机版|南昌530论坛

GMT+8, 2024-11-22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