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本帖最后由 纵横天下 于 2010-12-17 15:59 编辑
《侠客行》是金庸先生紧接著《天龙八部》之后所撰写的一部中篇小说。《天龙八部》受到佛学影响,那是众所公认、绝无异议的。因为《天龙八部》一书对佛经广徵博引,充分显示了佛家伟大的慈悲胸怀。相反的,《侠客行》全书虽然没有一章半句引自佛经,但书中主角的言行思想却处处彰显了佛家深邃的无我智慧,有如迦叶尊者的拈花微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一、《侠客行》有否受到佛学的影响?
金庸先生於一九七七年七月在《侠客行》的后记里写道:
……写《侠客行》时,於佛经全无认识之可言,《金刚经》也是在去年十一月间才开始诵读全经,对般若学和中观的修学,更是今年春夏间之事。此中因缘,殊不可解。(一)
查实早在金庸先生幼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弘扬般若的经典。金庸在《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里对池田大作先生说:
……对於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二)
而且金庸在创作《倚天屠龙记》时(6/7/1961~2/9/1963)就曾经部分引录了《金刚经》。这段经文出自金毛狮王谢逊之口,当其时魔意逐渐笼罩心头的张无忌正与少林三高僧渡厄、渡劫和渡难在少林寺后山峰顶第三度剧战。以下是从未经任何修改的旧版《倚天屠龙记》里摘录出来:
…… 只听他又念佛经道:「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是故,菩萨须离一切相』
……世间一切全是空幻,对於我自己的身体、别人的身体,心中全不必牵念,即使别人将我身体割截、节节支解,因为我根本不当自己的身体,所以绝无恼恨之心。……
……原是以《金刚经》为最高旨义,最后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於人我之分、生死之别,全部视作空幻。……(三)
是以金庸所谓的「不可解之因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答案就是金庸从小听祖母念诵佛经(佛家叫做多闻熏习),在写《倚天屠龙记》时又曾局部参阅过《金刚经》(佛家称为如理思惟),因此写完部分演绎了慈悲的《天龙八部》(3/9/1963~27/5/1966)后,很自然地又再提笔撰了部分表达了般若的《侠客行》(11/6/1966~19/4/1967)。慈悲和般若是为大乘佛学的两大支柱。不过当然并非佛经教义的直接演绎,因为「文以载道」的小说很难会写得好看,太过「著相」或受到牵制的缘故。金庸写小说始终是以人性为主、娱乐为副、载道为末。
二、《侠客行》的旨趣
《侠客行》的主旨究竟是甚麼?作者在《侠客行》的后记里有云:
……我所想写的,主要是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感情,以及梅芳姑因爱生恨的妒情。……(四)
可能是写得太过著意的关系,爱怜变成了溺爱。可以把这当作反面教材,另一反面教材是黄蓉对郭芙之纵容。在十五部金庸小说里,写父爱至为感人肺腑的是: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无忌。母爱方面则有宁中则与令狐冲、韦春芳与韦小宝。
次要主题妒情的杰出代表是《碧血剑》里的何红药及《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论功力和表现,梅芳姑都只能排第三名罢了。
以上两个刻意经营的主题,第一个写得太过,第二个写得不及,反而是以下这个不大重要的副题则诠释得恰到好处:
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往往会损害原作者的本意,反而造成严重障碍。《侠客行》写於十二年之前,於此意有所发挥。近来多读佛经,於此更深有所感。大乘般若经以及龙树的中观之学,都极力破斥烦琐的名相戏论,认为各种知识见解,徒然令修学者心中产生虚妄念头,有碍见道,因此强调「无著」、「无住」、「无作」、「无愿」。邪见固然不可有,正见亦不可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皆是此义。……(五)
金庸於一九九四年十月廿七日演讲后回答北京大学生时说:
……我写《侠客行》,是佛教思想中有一种想法:世俗的学问对领悟最高境界可能有妨碍。中国禅宗参禅的目的就是力图摆脱现成的观念,尤其是逻辑和名词的观念。佛家理论说,摒逐世俗的观念,有可能领悟更高一层绝对的观念。……(六)
由此可见,原本金庸想写的主要是舐犊之情及妒情,但世事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反而不自觉地把贮藏在潜意识里的般若中观思想演绎了出来。
三、般若中观
何谓般若中观?般若,梵语Pra-jna的音译,俗译智慧。但这是有异於一般的世俗智慧,世间的学问知识只能有限地解决世间的问题,而出世间的般若则能导人解脱世间的痛苦(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佛家认为众生之所以循环不息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无明(我执或我见)。我执是根深蒂固地相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实在的自我,这是没有深彻地了解「缘起」法则的结果。查良镛(金庸)先生在一九七七年十月九日发表了《谈色蕴》一文,内里对「缘起性空」作了一番探讨:
……一切「色」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都没有自性,都是空。……
……有智慧的人,对一切物体不要认为是实在的、有自性的、可以自己单独存在的,……每一件物体的存在,都必须依附於其他条件,存在是相对性的。必要的存在条件如果消失,物体也就不能存在了。……(七)
世俗对一切事物(佛家称为法)的名言施设(名相戏论)遮蔽了一切事物的本质(空性、无常、无我),使人无可避免地萌生错觉妄见(执常、执我),叫做「常见」。但是在研读了《大般若经》、《心经》一系列般若经典之后,好些人可能会误解了空就是空无所有的意思,从此陷入断灭见里。为了避免产生「断见」,龙树论师依据《大般若经》在他的《大智度论》及《中论》里将一切法的存在分为两个境界:世俗谛与胜(第一)义谛。一切法在世俗谛里都是假名有而於胜义谛里则是自性无,亦可解释作一切法没有本体(自性无)但却具有作用(假名有)。譬如在睡梦中,虽然一切境相皆是虚幻的,不过它确能使做梦者产生真切的情绪反应。金庸在《谈色蕴》里稍有言及中观、假名:
中观论者并不否定物质的存在,不过认为这种存在无常而不确定,没有固定性质,一切事物必须依赖其他条件而存在,不能独立存在。「色」只是一种假定的名称,为了在现实世界中实际应用而给它一个名字,并不是真正有确定的本质,就如《金刚经》中所说:「彼微尘者,是非微尘,是名微尘」。《大智度论》卷三一:「四大和合,因缘生出,可见色亦是假名。……(八)
在世俗谛中,一切法都是相对的(有与无、常和断)。若以远离二边(两个极端)的般若中观把一切法看成非有非无、非常非断的,这样就不落言诠意识了。因为般若慧所体悟的胜义谛是一个离言绝思的绝对境界(涅盘、菩提、法身、佛性、如来藏、真如、实相、法性、法界、无相、无生、无为、寂灭、空性)。
《谈色蕴》一文里说:
……至於物质的真正本质,大概不属於人的思想范围。人的思想恐怕永远无法接触到物质的真正本质,就算有人接触到了,他也决计不能用语言、文字、或数学符号来表示。「意会」或有可能,「言传」则绝不可能。
用佛家的术语来说:物的现象是「相」,那是我们所能见到、听到、嗅到、尝到、触摸到的具体形象,也即是「感觉资料」(Sense data)。……
……至於物质的真正本质,则是「法性」或称「真如」。「法」的意思,在这里指「一切事物」,因为佛家也和近代许多大哲学家的看法相同,事与物最后不可分。「法性」就是「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如」的意思是「就是这样」,英文中称为thatness或suchness,那是无法下定义的,不可解释的,只能说「就是这样」。「真正的就是这样」,便是「真如」。……
……「法性」或「真如」不可说,可说的只是「物相」(现象)……(九) |
上一篇:腹部右下方突然疼痛是什么原因下一篇:[文以载道]诛仙与道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