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从这个角度看,上一轮股市下跌,不仅让市场重新认识了高杠杆的危害,同时,也是对市场投资思维过于雷同的反噬。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真正得找到自己得以长期依傍的独立策略,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的是基金三季报和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密集发布期。随着大批机构持股信息的发布,市场分析和舆论界众说纷纭。有给证金公司算盈亏账的,有深挖某些机构持股信息的,有揣测私募明星投资动机的。当然,也有一如既往给公募基金作分析成败得失的。
看了许多评论之后,觉得有一个方面的问题似乎被大家忽视了。就是这轮三季报的风格问题。翻看了本季度的基金季报和部分上市公司三季报有一个明显感觉,这是迄今为止,思维最为一致的基金三季报。换句话说,也是最少见不同观点的基金季报。
机构观点一致好还是坏,结论见仁见智。但看到如此一致的观点,还是很让人意外的。
仅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就是基金季报对于本季初股市千股跌停时极端走势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整体上,公募基金经理似乎已经自觉不自觉得秉持了同一个分析逻辑。
从措辞看,大部分基金把这轮行情调整判断为前期行情涨幅过大、中期宏观不佳及配资杠杆过于严重等等因素合力导致。
基金对之的应对之策也导致一模一样的结论。首先叙述这种极端走势对于基金操作的危害性很大。其次,大部分基金在偏激走势下,只能采取较为彻底的谨慎策略,以回避可能的流动性风险。而随着市场逐步企稳后,大部分基金也都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正常交易状态。
最后,对于未来的看法也都是高度雷同的,公募基金经理们,总体上都认为,未来是一个有中长线投资机会、但短线空间的不大的市场格局,而投资机会存在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之中,或是国企改革等政策推动的企业内生状态的改变上。
这个策略从逻辑上,似乎是个大体上正确的策略。但是,背后酝酿的信息很让人警醒。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行业来关注。
首先,从投资方向上看,目前公募基金经理们似乎都主动被动地把眼光锁定在新兴行业和政策改革上,但这样的共同思维,是导致一轮又一轮大行情,还是导致某些板块盛极而衰,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由于公募基金高度一致的思维,通常都会导致某一个投资方向的盛极而衰。2006年牛市启动前,整个基金高度集中于上海机场(600009,股吧)为代表的稳定类个股身上。最后导致整个板块在牛市中的涨幅落后。
2008年初基金集中于招商银行等周期股,同样的魔咒在银行板块上上演。其后基金依次热捧了茅台(600519,股吧)、白药、格力等个股。而到今年三季度为止,这批个股已经基本退出了基金重仓前二十名的行列。
如今,基金重仓股的名单显示为东方财富(300059,股吧)、达安基因(002030,股吧)、丹甫股份(002366,股吧)、美亚光电(002690,股吧)。这是代表下一轮的发展方向,还是风格切换征兆,我们无从而知,但确实,未来动向值得高度关注。
其次,从投资策略上看,如此之多的基金秉持着未来市场短期有风险,寻找结构性机会的思维,这是很难执行的。
从历史上看,公募基金经理多次在市场风格转换的时期,举起“整体无行情、结构性热点”的大旗,但实质性上却几乎很难落实。 原因在于,如此庞大的基金投资体积,是不太可能一直在结构性热点里绕圈的。
其过程就好像,一只大象用一个小水坑洗澡一样。要么这个水坑越踩越大,成为一个大水池,要么就是大象的脚把水坑踩废。换言之,这种措辞更多地表现出场内机构对于未来判断的难以取舍,而不是真正的持有结构性判断。
其三、从投资生态的角度看,过于一致的投资思维和高度分散的投资思维,其实后果是一致的。即最终这种生态不可能长期维持。
2015年初,大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进入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思维导向之中,然后的结果就是,仅仅几个月间,A股市场的杠杆就达到了濒临清理的境地。同样的,2007年,所有的资金都挤入了强周期的投资策略,最终导致的也是一场巨大的波动和倾轧。
从这个角度看,上一轮股市下跌,不仅让市场重新认识了高杠杆的危害,同时,也是对市场投资思维过于雷同的反噬。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真正得找到自己得以长期依傍的独立策略,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p>(责任编辑:HN061) |
上一篇:“双降”有望提振家居板块整体估值下一篇:军工股王者归来 国投瑞银国家安全基金即将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