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回复: 0

[转载] 未来银行或由信用中介转向信息中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0 0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商业银行是从事信用与期限转换的金融中介机构,信用中介是其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特征的职能。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以及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日趋完善,资金融通双方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直接交易,将显著削弱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商业银行不是21世纪行将消失的恐龙,依据其掌握的巨大信息优势,银行将在社会融资过程发挥主导作用。未来商业银行可能由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演进,如何未雨绸缪,更好地适应这一历史性变迁,或将成为当前银行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商业银行是从事信用与期限转换的金融中介机构,信用中介是其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特征的职能。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以及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日趋完善,资金融通双方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直接交易,将显著削弱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商业银行不是21世纪行将消失的恐龙,依据其掌握的巨大信息优势,银行将在社会融资过程发挥主导作用。未来商业银行可能由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演进,如何未雨绸缪,更好地适应这一历史性变迁,或将成为当前银行面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陈涛
 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基础
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统银行脱胎于货币兑换与保管业。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就已经出现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西欧的货币兑换商从最初提供货币兑换服务到保管货币,进而汇兑,聚集了大量货币,进而衍生出以收取利息为目的的放贷业务,宣告了近代银行的诞生。1580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随后,意大利其他城市、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明朝中叶,我国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
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其实质是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历史已经证明,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机构出现,适应了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大发展的需要,显著扩大了社会信用规模,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发展。
银行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实现了资本盈余与短缺之间的调剂,但不改变货币资本所有权,改变的只是其使用权,对经济活动可以起到多层面调节转化作用,在不改变社会资本总量条件下,通过改变资本使用量,提供了扩大生产手段的机会;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将货币资本从效益低部门引向效益高部门,形成对经济结构的调节。
之所以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具备如此强大功能,是因为银行经营具备规模经济优势,能够显著降低资金融通交易成本,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广泛增加交易可能性机会。
一是显著降低资金融通交易成本是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存在的充分条件。
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产生并非偶然。古代社会存在以高利贷为主要特征的借贷关系。我国春秋时期货币借贷利率在50%-100%之间。《史记》记载,汉景帝三年,平定诸侯叛乱需要大量经费,朝廷不得不向商人借高利贷,利息高达10倍。我国民间高利贷“利滚利”、“坐地抽一”,年利之高已经远远超过正常生产经营所获回报。西欧借贷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古罗马时期就存在放贷收息行为。《圣经·旧约》的《申命记》禁止上帝的子民犹太人相互放高利贷,只准许向外族人放债。虽然欧洲中世纪教会严厉鞭挞高利贷,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宣称高利贷者的施舍是不可接受的,但高利贷在民间有广阔市场,严厉法令事实上不能完全实行,国王常常要向大商人有偿借贷。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加尔文重新诠释《圣经》,声称圣法并不禁止高利贷,自然法允许高利贷,放债是帮忙,任何劳动都应得到报酬,钱并非不能创造财富。
应该看到,高利贷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沉重的利息负担与资本投入产出不匹配,高利贷期限也无法满足厂商中长期设备投资与改造的需要,极大地限制了资本的集中与运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低成本资金融通的需要,是银行信用中介职能产生并赖以存在的基础。以银行信用替代高利贷者,存在巨大优势。银行集中社会闲散资金需要支付成本,必须在保留必要头寸后运用到实体经济,显著扩大了社会借贷资本供应规模,导致社会资金融通成本明显下降,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资金集中运用的需要。
二是广泛增加交易机会是银行中介职能的必要条件。
信用中介职能服务于扩大社会融资交易可能性集合的目的。所谓信用中介,简而言之,就是资金借贷关系的桥梁,主要发挥着便利借贷关系产生与发展的作用。银行的出现,广泛增加了社会融资交易机会。从银行负债业务分析,银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本身从属于社会融资交易机会集合;从资产业务分析,银行信贷经理深入企业营销发现贷款机会,扩大了社会融资交易规模。
同时,银行作为社会融资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企业在需要资金融通时,主动寻求银行贷款并达成交易,极大地减少了交易机会寻找的时间和匹配成本。由此可见,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具备规模经济优势。此外,还要看到,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以自身资本承担存款本息偿还以及贷款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有效地缓解了借贷双方之间直接交易可能因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了社会融资交易机会。
正因为如此,1995年,著名经济学家Mishkin指出,金融中介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金融中介有规模经济和专门技术,能降低资金融通交易成本;二是金融中介拥有专业信息处理能力,能缓解储蓄者和融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互联网技术对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冲击与重塑
互联网技术对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冲击,主要是互联网技术以及由此衍生的互联网精神在传统银行运营模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普及,这既体现在互联网已经高度渗透于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也体现在互联网技术削弱了银行信用中介赖以生存的基础。
一是互联网已经高度渗透于社会生活。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我国网民已经达到6.49亿。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以31%的速度持续增长。2014年,我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间长达26.1小时,较2013年增加了1.1个小时。网络经济规模迅速壮大。据艾瑞咨询《2014年中国网络经济年度监测报告》,2013年我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5956.4亿元,同比增长52.1%;其中,移动端网络经济营收规模为1083.4亿元,同比增长82.9%。
受网络经济驱动,我国电子商务潜力巨大,预计2017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较2013年翻番。互联网支付已经成为时尚。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末,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04亿人,比2013年增加了4411万人。据艾瑞咨询数据,201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
2011年,李彦宏在一些演讲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但其描述碎片化,没有引起社会重视。2012年,雷军在其文章《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中提出了互联网思想。随着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和新闻的连续引用,互联网思想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转化为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分享”。
所谓开放精神,也就是互联网特质所决定的无时间界限和地域限制;平等精神,也即网络面前人人平等;协作精神,指个体既是信息接收者,也同时是信息传播者;分享精神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技术虽然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却不是关键,应用才是关键。互联网思维得到社会公众的逐步认可,并在社会资金融通业务中广泛应用。很多电商平台办起了金融业务,主要依靠其拥有巨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而这种客户数据库信息的获得,正是基于互联网精神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原则。
二是互联网技术削弱了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生存基础。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对海量数据高效处理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的应用,使得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必要性显著下降。
首先,网络信息平台完全可以充当银行信用中介的职能。理论上分析,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下的网络信息平台,可以为借贷双方融资交易提供撮合服务。当前市场上处于蓬勃发展态势的网络贷款平台(P2P),就是典型的网络信息平台。传统金融机构存贷款经营相互分离,通过集中交易实现资金融通,将不可避免存在借贷资金供求错配问题。而P2P网络贷款平台提供了借款人与贷款人相互询价的交易平台,理论上应该可以更好地匹配借贷双方的资金供求。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8月末,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贷款余额2769.81亿元,较年初增加1733.81亿元;同比增长3.76倍;平台家数2283家,较年初增加708家。虽然问题平台数量也成倍增长,但民间资本大量涌入,以及借贷金额的快速上升,反映出其拥有顽强生命力。
第二,基于互联网技术将显著降低融资交易成本。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虚拟平台对实体店的替代作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业经营的成本。根据麦肯锡研究,美国领先P2P网络贷款平台Lending Club比传统银行更具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不需要分支机构(节省2.2%)、票据托收和欺诈的成本转移给出资人(节省1.31%)、无需人工的贷款发放(节省0.81%)等。虽然当前我国网络贷款平台融资利率过高,但这属于行业发展初期的特殊现象。截至2013年9月,美国著名P2P平台Prosper的平均贷款年利率为6.73%,Lending Club为6.78%,而同期市场信用卡平均年利率为10.99%-22.99%。如果商业银行业务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在互联网上完成,那么社会融资成本仍将存在较大的回落空间。
第三,大数据分析可替代传统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资源分散庞杂,数据难以有效处理应用;信用风险控制以“5C”为基础,更加侧重于信贷经理的调查,经营成本较高。而P2P网络贷款平台可借助大数据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相对容易把握贷款人整体信用状况。利用“云计算”原理,可以将不对称、金字塔形的信息扁平化,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结构化,提高数据使用效率。美国Lending Club、Prosper等领先P2P网络贷款平台的生存与发展,是基于低成本互联网融资对传统金融机构高成本贷款的替代。拥有完整信用体系则是美国P2P网络贷款平台运营与发展根本基础。FICO信用分是由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开发出的一种个人信用评级,已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并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互联网技术增加了社会融资交易机会。
2004年10月,《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首次提出“长尾”理论,指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在社会融资需求曲线中也存在“长尾”,即当前融资需求曲线的头部由传统银行来提供,而“长尾”所代表的普惠金融需求却长期被银行所忽视。
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信用风险处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了为“长尾”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可能性。基于信用信息完整性,美国ZestFinance公司开发出的分析模型可以在5秒钟内对每位信贷申请人超过1万条的原始信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传统借款审核10-15条数据相比,其审核通过的贷款申请违约率比行业水平60%左右。
 三是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存在向信息中介演进的内在需要。
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以银行信用媒介社会融资的意义显著下降。但银行并非是21世纪行将消失的“恐龙”。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技术下的社会融资交易对信息的依赖较以往更高,而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银行掌握了数量庞大的客户金融交易信息,具备了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大数据分析客户信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削弱,而信息中介职能将逐步得到强化。在极端情况下,银行业务完全在互联网平台进行,银行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和融资交易撮合服务,无需再用资本来充当风险缓冲。
银行需努力适应由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演进的巨大挑战
银行由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演进,虽然并不意味着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消失,但这对银行业务经营架构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上,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从事信用转换和期限转换服务,因而资金来源运用错配是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但银行在往信息中介演进的过程中,除了小部分业务仍然需要银行资本承担期限转换风险,其余大部分业务均不存在期限错配问题,也无需银行资本承担风险,这实际上对银行处理信息的效率和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这种演进是基于逻辑的推论,什么时候能到来还未知。但显而易见,银行必须为此做好准备,不管是提高信用中介效率和降低风险考虑,还是为完全从事互联网金融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制定网络银行发展战略。
银行战略是未来几年发展的行动指南,具备最高指导性。银行战略需充分考虑并适应互联网技术渗透与挑战。在战略制定中,需要充分考虑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银行业务中的运用,包括在管理架构、业务推动、人才支持、激励约束等层面,提高信息收集、处理与应用的地位。加快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在最能切入的业务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与措施,增加经费投入,培养储备人才。
二是加快整合客户信息。
银行应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建设,客户每一笔业务所涉及的信息都能以规范特定的方式进入客户信息数据库。这就需要对不同客户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以客户唯一身份识别,对所有业务系统进行修正,强化对信息来源真实性的审核。同时,需要建立动态客户信息收集机制,确保在业务发生时能够收集到客户银行所能收集的信息情况。
三是构建客户信用风险视图。
传统金融风险控制技术,主要依靠人工调查,信息获取完备程度存在欠缺,风控效果与个人经验能力高度相关。而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张,金融机构客户数成倍增长与个人控制能力稳定的矛盾日益激化,且交易行为日趋复杂,已经明显超出人工信息处理能力,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模型监测风险。在银行客户数据库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与校验,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视图,系统自动核定客户信用等级与风险限额,提示预警贷款客户信用风险。在客户风险管理初级阶段,可考虑在信用风险监测中采取模型筛选、排查与预警方式。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监控中心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不断探索存量信贷资产和新发放贷款的动态风险监测和实时预警控制机制,走在业界前头。
 四是主动服务“长尾”客户。
过去受成本约束,金融机构易选择性忽视普惠金融领域,对小额分散金融服务需求供给不足。互联网金融对运营成本的革命性节约,为金融机构以开放心态响应不同类型客户需求创造了良机。事实上,普惠金融大有可为。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短短半年间发展至4000多亿元的规模,成为金融市场不可忽视力量。
以阿里巴巴网站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末,“阿里小贷”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2013年上半年新增放贷量约420亿元,同期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总额1121亿元。工商银行契合小微企业“短频急”融资需求的互联网贷款产品“网贷通”,已累计向6.9万客户发放贷款1.6万亿元,余额近2500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金额最大的网络融资产品。这些情况表明,在网络贷款平台业务领域,银行可以利用自身掌握丰富的客户资料信息,为“长尾”客户提供高效的网络金融服务。
 五是实施网络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传统金融业以存贷款为核心,需要自身资本承担金融风险,因而相对看重抵质押物和第三方担保。但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金融业加快向信息经营业演变,信用信息整合与测度将构成金融机构核心业务。凭借客户信息的整合与风险测度,并以此为基础提供融资撮合和信息管理服务,金融机构无需为此消耗资本。围绕信息整合与测度,需要对现行金融业务与流程进行再造,主要按照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为主要环节对业务进行重新划分。
未来银行组织架构有可能以以下方式展开,基于功能强大客户信息系统平台,几乎所有银行业务可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前台营销人员角色向信息调查与研究人员转变,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非现场无法掌握的关键信息,并录入客户信息系统;系统自动生成客户授信限额和定价,可以大量减少人工干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嵌入模型进行动态检验与测度,来实时监测预警客户信用风险,并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客户信息系统。
六是培养储备数据调查与分析人才。
在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向信息中介职能的转变过程中,如何更有效收集客户信息,将其归纳转化为大数据技术或计量模型可以运用的规范化数据信息,并实现动态风险监测与预警,均需要银行大量培养储备数据调查与分析的专业人才队伍。这一方面需要通过社会招聘补充现有人才队伍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组建类似信用风险监测中心来锻炼培养人才。
<p>(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




上一篇:老牌退市公司集体谋“新生”
下一篇:A股“好动”怎么应对轮动主题基金有妙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如需要(删违规/投诉/建议/赞助等)请联系

本论坛所有来帖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青山湖畔|南昌论坛立场。
网警提示:网络刷单是违法 切莫轻信有返利,网上交友套路多 卖惨要钱需当心,电子红包莫轻点 个人信息勿填写,仿冒客服来行骗 官方核实最重要,招工诈骗有套路 预交费用需谨慎,低价充值莫轻信 莫因游戏陷套路,连接WIFI要规范 确认安全再连接,抢购车票有章法 确认订单再付款,白条赊购慎使用 提升额度莫轻信,网购预付有风险 正规渠道很重要 如网民接到96110电话,请立即接听。

手机版|南昌530论坛

GMT+8, 2024-11-21 22: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