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实现规则有机衔接。国际规则体系加速演变并深刻调整,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坎坷,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步履维艰,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发达经济体积极主导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力推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21世纪新议题谈判,谋求为全球经济确立新的规则标杆,占领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我们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积极做参与者、引领者,以开放、包容和自信的姿态,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充分运用我国日益上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规则体系,提高我国
中国证券网讯 中共商务部党组2月15日在《求是》杂志上刊文表示,我们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积极做参与者、引领者,以开放、包容和自信的姿态,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充分运用我国日益上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规则体系,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文章表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关键是要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实施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解决我国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文章还提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加快完善对外贸易、双向投资等管理体制。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健全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完善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强化贸易政策合规审查,推动同更多国家签署高标准双边投资协定,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反垄断审查、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贸易救济等制度,完善涉外经济风险防范体制机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求是:实现开放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核心要点:
■ 在我国发展内外关联度日益增强、对内工作与对外工作密不可分的新形势下,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首先办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也要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我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 我们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积极做参与者、引领者,以开放、包容和自信的姿态,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充分运用我国日益上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规则体系,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关键是要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实施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解决我国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要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和世界眼光,更加自觉地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奋力把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一、充分认识统筹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统筹两个大局是顺应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是大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自由,市场融合程度持续加深,跨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加速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断增强,各国机遇共享、风险共担、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闭关自守、独善其身。只有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起来,自觉把外部环境变化当作谋划国内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外开放的内涵,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才能实现最佳政策设计和最优发展路径,才能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进而实现最优发展结果。
统筹两个大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在新常态下,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快形成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阶段,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既要以深化改革为扩大开放创造条件,又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统筹两个大局是因应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货物贸易、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第一,双向投资跻身世界前列,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对世界的影响和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在我国发展内外关联度日益增强、对内工作与对外工作密不可分的新形势下,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首先办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也要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我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二、统筹两个大局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
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市场深度融合。首先要充分挖掘13亿多人的国内市场。我国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要积极构建内贸流通新体制,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其次要积极开拓近60亿人的海外市场。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深耕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加大对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巩固来之不易的出口市场份额。还要努力畅通内外两个市场,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提高内贸流通对外开放水平,支持流通企业走出去,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促进国内外市场联动融合发展。
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各国资源禀赋不同、比较优势各异,只有主动走出国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才能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进而加快自身发展。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少,综合要素成本正在大幅上升,整体科技实力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都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制约。必须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各种资源要素、发挥我国资源最大效能的同时,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对外投资与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输出并行,推动对外开放由简单买卖型向相互投资复合型转变,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类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的能力和效率。
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实现规则有机衔接。国际规则体系加速演变并深刻调整,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坎坷,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步履维艰,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发达经济体积极主导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力推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21世纪新议题谈判,谋求为全球经济确立新的规则标杆,占领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我们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积极做参与者、引领者,以开放、包容和自信的姿态,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充分运用我国日益上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规则体系,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同时,坚持依法治国、内外统筹、破立结合,从制度规则层面破除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障碍,健全有利于扩大开放、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
三、全面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关键是要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实施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解决我国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紧紧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历史机遇,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起来,不断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总抓手,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提升沿海开放水平,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十三五”时期是“一带一路”建设从起步到提速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现有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和能源领域大项目合作,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境外产业集聚区,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对外开放基地。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引领作用。
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推动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现从经贸大国迈向经贸强国的目标。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提高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施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增加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国内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居民消费条件改善。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提高引资质量,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增强外资溢出效应。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培育一批跨国企业,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
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加快完善对外贸易、双向投资等管理体制。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管理体制,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健全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完善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强化贸易政策合规审查,推动同更多国家签署高标准双边投资协定,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反垄断审查、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贸易救济等制度,完善涉外经济风险防范体制机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拓展经济外交新空间。坚持多边、双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齐头并进、良性互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中的主渠道地位,稳步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积极成果,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推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经贸领域合作。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加强各层次经贸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充实合作内涵,巩固和扩大利益契合点。
<p>扮演国际交往新角色。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要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完善对外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免费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等方面咨询培训,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减贫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切实落实减排承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雪迪龙:参与竞买绿环公司47%股权 有利于股价表现下一篇:中工国际签2.22亿美元大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