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回复: 1

谁知道对对联有什么方法?下面的对联,上:一天秋似水,下:( )怎么对?写清楚些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7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悬赏3金钱已解决
谁知道对对联有什么方法?下面的对联,上:一天秋似水,下:( )怎么对?写清楚些哦!

请帮这位来到南昌知道栏目的网友解答此问题,谢谢!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元三十: 解剖上联: 1、除了四字联以外,必须先行找出节奏点,然后用节律竿确定平仄;例如这样一条上联: 三吴明清第一街水陆两旺驰誉五湖四海 表面上看是个十七字联,但可以确定为七字联、四字联和六字联的结合。还可将七字联细分为四字联加三字联。 2、标明平仄 先要全部标明,然后根据征联方的要求弄清是宽对还是严对。宽对则以解剖好的最小单元的几个字联为单位,从第一字开始的三、五、七……位置上的字可以和上联的相 ...




上一篇:江西鹰潭民风民俗!急急急!立马需要!关于过生日时的风俗习惯!10分钟呀!拜托了!
下一篇:火字旁加严字念什么字?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三十:  解剖上联:  1、除了四字联以外,必须先行找出节奏点,然后用节律竿确定平仄;例如这样一条上联:  三吴明清第一街水陆两旺驰誉五湖四海  表面上看是个十七字联,但可以确定为七字联、四字联和六字联的结合。还可将七字联细分为四字联加三字联。  2、标明平仄  先要全部标明,然后根据征联方的要求弄清是宽对还是严对。宽对则以解剖好的最小单元的几个字联为单位,从第一字开始的三、五、七……位置上的字可以和上联的相应位置的字平仄未必相反;而严对则必须上联该字是平下联必得为仄,反之亦然。未注明的你可以自行判断。  3、下联的构思  主要是承上启下,而且下联的意思和气度要超过上联为佳作。  4、工仗  第一是字数,这应该没问题;  其次是字性: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状语对状语、补语对补语……  食古有化:  一、三十兄开头所说三点:  1、先看对征联的上联是否有兴趣;  2、上联是否在我的知识结构范围里;  3、截至日期前那一段我是否相对有空。  我认同,只是兄单说对下联的方法,是否应该扩大为“对对联的方法”。悬联者有时出上联让人对下联,有时出下联让人对上联,所谈方法应该包括对上联的和对下联的。  二、把长联先分割为若干段短联的方法很正确,分割后根据各段的字数和内容确认各段属于几字联。关于平仄,有一点应该说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以每个分割出来的小段为单位来说的,而不是以全句来算的。例如三十兄所举的:  三吴明清第一街 水陆两旺 驰誉五湖四海  “陆”在全句中是第九字,“旺”在全句中是第十一字,如按“一三五…不论”的规则,下联相同位置的两个字平仄可不讲究,但是从分割出来的小段中,“陆、旺”却是第二字和第四字,属于“二四六…分明”的字,下联相同位置的字的平仄必须讲究,即“陆、旺”二字是仄声,下联相同位置的俩字必须是平声。  每个小段的最后一个字,不管是一三五…还是二四六…,其平仄都必须讲究。如上述联中的“街、旺、海”,分别是三个小段的最后一个字,下联相同位置的三个字的平仄必须与它们相反。  三、关于平仄声问题。对联应该讲究平仄,以提高艺术质量。但是对平仄声的辨别和分布规律,初学者是不易掌握的,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把平仄规律都学好了再去对对联,因此对平仄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然而放宽必须有个底线,这底线就是:上联的最后一字为仄,下联最后一字为平。以前有过把仄尾句作下联的做法,但根据声律在楹联中的长期应用实践总结出的经验,上联收仄下联收平逐步成为楹联创作的一个规则(关于为何要把收仄句作上联,把收平句作为下联的问题,我曾经作过回答,见楹联与骈文)。有些出联句让人对的朋友,不管所出的句子末字是平还是仄,一律当作上联,让人对下联,这是不妥的。所出句若末字是仄声的,此句应作上联,应让别人对下联;反过来,所出句若末字是平声的,此句应作下联,应让别人对上联。我在爱问中对对子,不管楼主认为自己所出的句子是上联还是下联,凡是末字为仄声的,我都当作上联处理,反之,凡是末字是平声的,我都作下联处理。  平仄声的辨别,很多人只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为标准,这是不太对的。凡是现在读上声、去声的字都当作仄声,这是对的;但是凡是现在读阴平、阳平的字都当作平声,这就不对了。应该把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剔出去作仄声处理。有人会问:现代人又不说古语,朗读对联的时候用的是现代话,为什么还要辨别入声字呢?理由如下:  1.平仄声是一个历史概念,平、仄本来就是依据古四声(平、上、去、入)来归类的,而不是按照现代的四声归类的。现代的阴平、阳平,在古代都属于平声一类,读音没有区别,值调都读得高而平,而现在读高而平的只有阴平,阳平的调值是由低往高上扬的,已经不平了。如果一定要按照实际声调调值是平的才称为平声的话,阳平就该归到仄声中去了,但是没有谁会这样做。既然今天的阳平虽然调值变了还算平声,那么古入声也是这样,虽然调值变了,还算仄声。  2.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用普通话来朗读对联的,除了在公开表演的场合用普通话外,绝大多数人在吟读对联时,用的是自己的方言。老一辈的文人,如毛泽东、郭沫若、柳亚子、叶剑英等等,即便在公开场合吟诗对联,都用自己的方言。而很多方言目前还保留着古入声(如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吴语、晋语等等),如果把在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当作平声,他们读起来就不和谐。  3.字音在诗词、对联中,除了有听觉上的韵律之外,还有一个视觉上的韵律问题。听觉上的韵律叫“耳韵”,视觉上的韵律称为“目韵”。所谓“目韵”,就是诗人或诗词爱好者在长期阅读欣赏历代诗词的过程中,已经熟悉了某些字与某些字是押韵的或和谐的,而某些字与某些字是不押韵或不和谐的,尽管用他自己的方言或普通话读时实际不是那样,但是如果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会觉得不顺眼;反之,他们熟悉了古诗词中某些字与某些字是经常押韵的或和谐的,就感到顺眼。这就叫“目韵”,这是升堂入室的文人才达到的境界。  “行空天马”提出对联的平仄与时俱进的问题,确实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五四时期就有人提出诗歌新格律的问题了,以后也一直有人在进行探讨和实践,但在实践中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故迄今还没有形成一套新的平仄规则,个中有较复杂的原因。平仄的问题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历史的承传是不能也不可能割断。平仄规则不是靠几个人凭着愿望制造并用行政手段可以推行的。普通话中念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字与真平声字相对时确实不太和谐,天马提出应该一律作平声处理。这种意见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点矫枉过正。首先,平仄的概念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少数文人可以倡导和整理,但不可能规定;其次,现在除了地道的普通话外,大多数方言尚可分辨入声,包括原来列为北方方言的徽语和晋语,就是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其声调与北京话也差别很大;再次,汉字中的许多入声字为人所熟悉,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入声字,如“白百别国食足宿一七八十”等,即便是分不出入声的方言的诗歌对联爱好者都很熟悉的。  我的意见是:在不太讲究平仄时,现在念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在对联的中间可作平声处理,但不能在联脚作平声处理。在严格讲平仄时,则入声字仍要作仄声。  上面谈到,对联的平仄是可以放宽的,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对联中,如同偏旁的对联,拆字的对联,谜语对联等,但能同时注意平仄不是更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如需要(删违规/投诉/建议/赞助等)请联系

本论坛所有来帖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青山湖畔|南昌论坛立场。
网警提示:网络刷单是违法 切莫轻信有返利,网上交友套路多 卖惨要钱需当心,电子红包莫轻点 个人信息勿填写,仿冒客服来行骗 官方核实最重要,招工诈骗有套路 预交费用需谨慎,低价充值莫轻信 莫因游戏陷套路,连接WIFI要规范 确认安全再连接,抢购车票有章法 确认订单再付款,白条赊购慎使用 提升额度莫轻信,网购预付有风险 正规渠道很重要 如网民接到96110电话,请立即接听。

手机版|南昌530论坛

GMT+8, 2024-11-8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