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回复: 1

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9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悬赏45金钱已解决
说详细点

请帮这位来到南昌知道栏目的网友解答此问题,谢谢!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汉族的由来: (1).夏商周时期华夏族是个逐步扩大化的概念,首先是指启建立的夏国所直属的中原和晋南方国,其次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带的当时称东夷的商部落加入。东夷在血缘上介于华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间,外貌上与华夏族区别不太大,他们的区别主要在文化上,可称为华夏别支。至于周,最初是夏部落的一支,后来迁到西戎之地,并不是四夷。这就好象一个中国人去美国定居,若干年后又回来一样。可能文化理念与中原华夏有所区别,但血缘上他 ...




上一篇:用南昌话骂人
下一篇:方言文化有哪些
发表于 2013-6-29 13: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的由来:
(1).夏商周时期华夏族是个逐步扩大化的概念,首先是指启建立的夏国所直属的中原和晋南方国,其次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带的当时称东夷的商部落加入。东夷在血缘上介于华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间,外貌上与华夏族区别不太大,他们的区别主要在文化上,可称为华夏别支。至于周,最初是夏部落的一支,后来迁到西戎之地,并不是四夷。这就好象一个中国人去美国定居,若干年后又回来一样。可能文化理念与中原华夏有所区别,但血缘上他们是华夏族在关中的移民,不过杂有少量羌族血统是肯定的。秦也是东夷一支,战国时期也彻底华夏化。楚国与华夏族则有浓厚的血缘亲属关系,但文明落后(与东夷相似),不过也于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
      秦灭六国,华夏族与楚人相融合,到汉代,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产生了。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2). 据史料记载,东汉全国有7200万人口,后因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万,三国末期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西晋中期(公元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
    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 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敦煌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后来30万羯人被冉闵基本杀绝;40万氐族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被西燕和后秦消灭,苻丕被后燕灭,苻登为西秦灭。西秦又被匈奴胡夏灭,后秦被东晋灭,胡夏被吐谷浑灭。鲜卑慕容部、乞伏部在混战中被北魏、高云-冯跋、东晋消灭。到东西魏并立北方时,中国北方只剩下两个大的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
     由于在秦燕争雄的间隙,民间汉人恢复增长,368-407年的汉族人口全国恢复到3000万,东晋人口有1500万,所以北方民间汉族人有1500万。52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5240万,其中南朝2000万,北朝汉族2350万,混血儿400万,鲜卑杂胡490万。由于尔朱荣之乱而被屠杀的鲜卑羯和534年开始的东西鲜卑魏的互相攻伐,鲜卑族人口已经枯竭。由于周齐拒绝汉化,所以鲜卑族很少溶入汉族人血液,最后以大部分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和小部分溶入汉族而结束了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
    由于胡人以打仗为职业,所以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战中大都战死,(尔朱羯族被斛斯椿杀光,侯莫陈悦又杀一遍,鲜卑族所剩无几)以至于西魏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搞府兵,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八柱国中只有宇文泰和元欣是鲜卑族,其它的李弼(李陵后裔)、李虎、李远,赵贵,杨忠,王雄都是汉人。  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胡将大大减少,汉族大将先后涌现,如西魏大将韦孝宽、杨忠的爸爸武川镇司马杨元寿、辽东汉族高欢、秦琼的爸爸北齐大将秦彝等等。从此,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到了隋朝初年,关中、山西一带由于胡人战死,民间汉族增长和外地汉族重新回归,汉族已经占压倒优势。
     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4430万,其中南朝1800万,北朝汉族2000万,混血儿300万,鲜卑杂胡330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为(2000+150)/2630  =  82%。
    (3). 说一下南朝汉族,在秦岭淮河和扬州-镇江-溧阳-宣州-黄山-九江-武汉-常德-怀化-百色一线之间,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比如楚国在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四川被秦国占领后也逐步华夏化,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还有南京一带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中原南迁的汉族移民逐渐超过了超过了当地吴蛮。所以这一区域汉族血统有90%,超过了北方汉族。
     至于苏南-浙江-江西-湖南则最多有60%的汉族血统,所以吴语、赣语、湘语难懂。上海-苏南自泰伯入苏州以来就是华夏族-吴蛮杂处,后来北方战乱南逃至此的汉族人逐渐增多,超过了当地吴蛮。浙江以前属于越国,后来被华夏化的楚国灭掉,越人南溃,汉族涌入与山越(不属于百越而属于苗瑶语系的民族,畲族的祖先)杂居。湖南、江西则是汉族与大量武陵蛮(苗瑶族的祖先)、少量云梦闽越族杂居。不过咱们说句题外话,在血缘上和体表特征上南蛮比百越更接近汉族,这也是闽粤汉族与其他汉族显著不同的根据。
    闽粤则可能有大量的百越族血统。福建人无疑具有闽越族血统,虽然汉武帝灭闽越后很多闽越土著和贵族被强制迁移到江淮和云梦,但是当时的汉族人仍然少于闽越族土著;直到后来大量固始汉族南迁,汉族才与土著人口相等。所以福建人的汉族血统充其量不超过 60%,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而两广可能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统,这一点从他们跟越南人相似可以看的出来。两广至多有50%的汉族血统。粤语、壮语、闽南话-闽北话难懂,可见一斑。
     (4).金建国初期女真族有60万人口,后来入主中原的女真族有40万人,而金国治下的汉族人有4300万。金灭亡后,汉族人怀着对金人满腔仇恨,将残留在华北的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很难想象当时对女真恨之入骨的汉族杀之惟恐不及,居然会跟女真通婚!
     蒙古帝国全国蒙古族人口不到150万,散布于亚欧大陆,而进入中原地区不会超过50万。而元朝的汉族人口有9730万,完全是压倒优势。元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云南的蒙古人吓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属性,几百年来不敢说自己是蒙古人。
    说南北朝时有民族的融合倒还说的过去,因为虽然在民族仇杀中羯、匈奴、氐、羌整个民族在中国被杀绝了,但是鲜卑族的的确确融进了汉族。但是在宋元时代,胡汉矛盾比抗日时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锐十倍,纯粹是民族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虽然胡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汉人口对比的悬殊,胡人政权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
     满族是金政权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融合于汉族,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200万满族人融合于3亿人口的汉民族,基本上改变不了汉民族的属性。所以汉民族是相对纯正的民族。
    (5).汉代,华夏族与华南族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     少数民族的由来:    我国少数民族姓氏起源迟于汉族,满、藏、白等民族较早有姓氏,其余绝大部分在汉朝后才出现。这些姓氏有其显著特点,体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多样性:
  1.少数民族姓氏包括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人神鬼怪、动植物、语言、风俗、宗教和联姻亲属等方面。前述我国少数民族取姓氏九种由来即可佐证。特别藏族取姓氏无所不包,最为广泛。
  2.少数民族姓氏多变化,除冠用、改用汉姓外,还有破姓。如侗族中原姓吴,后因结亲而破姓为何、汤、龚、张等四个姓。水族同姓不婚,所以在韦、吴、莫、潘、蒙等姓氏中,又破为大、小两姓如大韦、小韦、大吴、小吴之姓。瑶族原12个姓,后发生破姓,破之而无限,如李姓破为李喜、李鱼、李青、李凤、李日、李大焱等6个复姓。
  3.许多改用或冠用汉姓的少数民族,解放后又恢复本民族姓氏,而按其音译成汉字,形成新的姓氏,译音不同就形成不同姓氏。
  4.原少数民族复姓改汉姓单姓,各种译音形成不同姓氏。如爱新觉罗译为艾或罗等汉姓,如按满语意译汉姓为金的也有。
  5.维吾尔族姓氏是取父辈的名字为儿子的姓氏,即祖父名字为父亲的姓,父亲的名字为儿子的姓,所以维吾尔族姓氏不稳定性多变。
  (二)多民族性
  我国少数民族改用、冠用汉字姓氏的不少,汉族改用、冠用少数民族姓也绝非罕见。如在瑶族等招女婿赘,汉族男入赘改姓或不改姓成为瑶族等少数民族。清朝八旗军分满、蒙、汉等三个八旗军。清朝只有旗与民之分,无民族之分凡旗人士兵者均按满族习俗生活,乾隆年间曾下令凡愿报满族者准。在满族姓氏录中有千多个。其中许多其他民族融合进去(包括汉、蒙古等民族)。所以,从姓氏中可体现出多民族性,也体现出我国民族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可见,如今仅从一个姓氏,就很难来识别是那个民族。
  (三)多变性
  汉族姓氏较稳定性,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也是这样的,如藏族、白族等。藏族姓氏始于南北朝(公元500年左右),白族姓氏也始于南北朝(420~589年),千年以来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有不少少数民族,因受政治、经济、文化、婚姻、人口增多等方面因素而改姓、冠姓、破姓、增姓、移名为姓,如满族瓜尔佳姓氏改为汉字姓汪、温特赫姓氏冠汉字姓温;瑶族、水族的破姓或增姓;维吾尔族父辈的名字移为孩子姓,如《福乐智慧》叙述长诗作者王素甫·哈斯吉甫。哈斯吉甫是姓,就是其父名字。又如瑶族妇女出嫁要改名改姓:盘元妹出嫁改×××或××(丈夫姓名)后加“沙”字,比日本女人出嫁后在自己名字前冠丈夫姓氏还彻底。我们从上述少数民族姓氏多样性中和下述随意性中可见其多变性。
  (四)随意性
  汉族姓氏今至有五百个左右,但少数民族姓氏有多少,无法统计,如藏族,有句谚语:“肝肺非肉,你我非姓。这就说,藏族人的姓氏除了你、我两字之外无所不有,无所不取。比如藏北著名的黑痣英雄卡加·贡觉坚赞,其家庭是藏北有名的家族,其姓氏不胜枚举。据目前初步统计,仅在藏北安多县城调查的六十六人中就有六十多种姓氏,例卜热、帕擦、嘉日、鲁索、阿穷、古崩、格括、江色等等。
  满族的姓氏比汉族多,比宋代所统计汉姓有一千多个还要多。据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收集644个姓和加上融入满族的其他民族,其姓氏约有2千个,超过汉族,当代满族姓氏还在增加无法计数。
  (五)复姓多于单姓
  藏、满、维吾尔等民族,一般是复姓多于单姓,如爱新觉罗(满族复姓)。
  (六)宗教性
  我国少数民族中许多人信仰宗教十分虔诚,他们取姓多出于《古兰经》、佛经。如回、维吾尔、藏等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如需要(删违规/投诉/建议/赞助等)请联系

本论坛所有来帖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青山湖畔|南昌论坛立场。
网警提示:网络刷单是违法 切莫轻信有返利,网上交友套路多 卖惨要钱需当心,电子红包莫轻点 个人信息勿填写,仿冒客服来行骗 官方核实最重要,招工诈骗有套路 预交费用需谨慎,低价充值莫轻信 莫因游戏陷套路,连接WIFI要规范 确认安全再连接,抢购车票有章法 确认订单再付款,白条赊购慎使用 提升额度莫轻信,网购预付有风险 正规渠道很重要 如网民接到96110电话,请立即接听。

手机版|南昌530论坛

GMT+8, 2024-12-23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