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本人据《民国广东将领志》和其他网络资料改写。
我们的城市茂名,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我们的城市茂名,江山代有人才出!单说民国时代,茂名各地人民文韬武略,文堪治国,武能卫国。单说武将,就出现了数之不尽的少将以上的将领,一时之间,星光灿烂,名满南粤。出身黄埔军校以及南京中央军校等等军校的茂名籍将领比比皆是。广东最大的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印了一份资料:民国茂名将领资料。可见茂名籍将领的影响之大。他们之中,后来因为政治信仰的不同,纷纷走向了不同的政治立场,有的终身追随国民党,有的转向共产党,有的退隐军政界埋首学术,有的脱离政治客死异乡,台湾、香港、美国,处处埋英骨,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
有人说,茂名不是没有政坛人物,民国时期茂名的精英手握各省地方军政大权,各省地方大员、中央大员一抓一大把,但是经过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短短几十年之间,茂名精英死的死、走的走,将星陨落,几于损失殆尽,自此人才断层。民国茂名将领中,不少爱国爱家的血性汉子,虽然他们大部分跟随了国民党,但他们誓死抗日捍卫中华民族的功绩,彪炳史册。当然其中也有少数反动腐败分子,对此我们不作评说,仅把他们的史实经历记录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细数民国时期茂名英豪榜:
邓龙光,1893—1979年,别号剑泉,茂名茂南区镇盛镇白沙村人,中将。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六期、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历任国民党第四军第一师、第三师、教导第一师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广东海军司令(李庆文任副司令)、八十三军军长、六十四军长、十六集团军副司令、三十五集团军司令、第二方面军副司令官、广东行辕副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 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79年2月3日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参与编著《第四军纪实》。他的部队是南京保卫战中唯一一支全身而退的部队,他们的口号就系"几大就几大,唔好做衰仔",最终在日军包围圈中杀开了一条血路,不过付出的代价也好大,一个师参谋长、一个副师长战死,没有突出来的部队成了日本人刀下英魂。其弟邓锷是国民党少将。
邓鄂( 1898~ 1977)别号又鄂,又名锷。邓龙光胞弟。茂名人。广东海军学校第十二期、法国陆军步兵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 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三师三十七团连、营长,第十一军警卫团上校团长。1928年任广东西区绥靖公署军务科长、代参谋长。1934年任第一集团军第二军高参。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南路民众抗日自卫统率委员会委员,广东第七区保安副司令,第四战区南路特 别守备区司令官,第六十四军一五五师师长。1942年6月授陆军少将。1944年任第六十四军副军长,国防部中将部员。1946年退役,1949年到台湾。
李庆文,(1889--1972),字善余,海军少将,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联唐村人,广东海军学校(黄埔海军学校)第十五期毕业。1927年起任广东海防副司令、第一舰队副总司令、总司令。1932年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海军处副处长,兼第一集团军舰队副司令,1932年间曾任短期正司令。1935年任广东江防司令部副司令。1935年6月兼任黄埔海军学校校长至1939年该校停办,其间曾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中高级军官暑期训练团学习。1937年起率部参加抗日战争。抗日期间兼任西南航运局专门委员。1941年广东江防司令部改称粤桂江防司令部,西南航运局专员李庆文兼任副司令。抗战胜利后,李庆文任政府少将参议(负责船舶调配)。1948年,黄埔海军学校再次复办,李庆文任校长。1949年,迁居香港。1972年在香港逝世。
凌奎,高州谢鸡镇人,黄埔海军21期,李庆文学生,去台后任海军上校,茂名市委统战部去台人员名录都有登载。李庆文在带领学生迁校同时协助指挥了“虎门海战”、“马口海战”,并取得辉煌战果,打击日寇气焰,保证抗日物资通道畅通,功勋彪炳史册。
梁华盛( 1904~?)茂名人( 一说高州泗水镇)。黄埔军校第一期工兵科、陆军大学特三期将官班毕业。1925年起在军校教导团及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排、连、营长。1930年任第二师第二旅副旅长兼第四团团长。1932年任第八十三师二四七旅少将旅长。1933年9月升任第九十二师中将师长,后调任蒋介石侍从室中将参谋。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11月授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预备第四师、第一九○师师长。1939年初任第十军军长。1940年冬任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任中央训练团大队长。1944年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干训团教育长。1945年任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6年任东北行辕副主任兼吉林省政府主席。 1947年任东北吉东兵团司令官。1948年1月任东北“ 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长春绥靖公署主任,沈阳防守司令。同年10月沈阳被解放军攻克前夕乘机离东北,后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到台湾。著有《我在抗战中的经历》。
李以劻( 1912~)又名力劻。电白人。1928年考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师蔡廷锴创立的学生教导营接受军训。1934年2月至1935年8月在黄埔军校高等教育班二期学习。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毕业。1933年任第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少校团附。1935年起任第二路军九十二师中校参谋、上校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九十二师参谋处长、代理副师长兼参谋长。1942年任第九战区司令部高参。1944年1月授陆军少将。同年10月任第二十七集团军新编二十师代理师长。1945年任第四军军官教导队少将队长,第六军官总队副总队长,国民政府参军兼华东战地视察官。1947年任国防部高参兼粤桂南区总部参谋长。1948年初任独立第五十师师长,第五军副军长,同年10月授陆军中将。1949年8月在福州投诚,1960年11月获特赦。后任全国黄埔同学会理事,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十年代初鼓励身边唯一的儿子李树仁返回大陆,在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任历史教师。
陆幼刚( 1892~1983)号厉庵。信宜水口镇人。北京大学文科毕业。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高州起义。1922年冬任大元帅府秘书、法制委员会委员。1925年后任鹤山县长,江门市长。1930年起任广州市政府教育局长,市政府秘书长兼土地局长。1935年后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代理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军风纪巡察团中将委员。1946年当选广州市参议会议长,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移居香港,创办培知中学并任董事长。后赴美国讲学,曾任罗省中学校长。1983年在美国病逝。著有《国父史略》《、大学制度考》《、幼刚书画集》等。
车驾龙(1874-1944),高州分界人。早年考取科举。1898年考入广东武备学堂,1902年从广东武备堂选送赴日留学。1907年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在京担任训练新军工作。旋升编译科科长及第十九标教官。1912年回粤,先后任独立营长、代团长、琼崖绥靖处会办兼陆军警备团团长、驻琼、高警备军统领。1921年1月任高雷护国军总司令、高雷镇守使、两军护国军都司令部第六师师长。9月赴穗,先后任护国军警备团长、省署游击参谋长、督署高等顾问、总司令参谋、广东警卫统领。后应邀赴京,任北京政府军部少将咨议。1925年回粤任黄埔军校第七期教授部官长,战术部少将主任、编译教官。军校迁南京后,辞职返乡闲居。抗日战争时期,协助第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张炎在南路组织训练抗日学生军工作,并献出家藏的枪支弹药。1944年9月病逝。
陈 沛(1898-1987),茂名人,字度侯。陆军中将。广东农业专科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及中央训练团将官班毕业。1925年起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教导团排、连、营长,第一军一师参谋处长、代参谋长。1927年任第一师一团上校团长,第九师二十五旅四十九团团长、旅长。1932年升任第九师副师长。1934年任第十师二十八旅少将旅长,第六十师中将师长。1936年1月授陆军少将。1938年7月,任第四十八军副军长。1939年5月,任第三十七军军长。1940年12月授陆军中将。1943年起任第三战区三十二、四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浙东前敌总指挥官。1946年任中央训练团第六军官总队总队长,广东省警保处长兼桂南“ 剿匪”总指挥。1948年任国防部第九训练处长。1949年任首都卫戍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四十五军军长,浙江省绥靖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同年秋去台湾,任“ 国防部”中将高参“,国民大会”代表“,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87年12月24日于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著有《当机立断之八战》等。
梁传楷( 1899~1973)字仲焜。化州人。广东黄埔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连长、少校副官。1929年第四军整编为第四师后,任独立团营长。1930年任第四军三十五师上校团长。1933年任第十师副旅长。1935年任第九
十师第二五七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九集团军新编第六师副师长,1940年5月升任师长。1943年任第四战区第二纵队副司令。1945年任中央训练团第九军官总队少将教官。1946年退役。1947年3月任遂溪县长。后移居香港。
邓经儒( 1902~1972)字纬群。电白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十六师连长、少校参谋、中校团长。1931年任京沪警备总司令部警备旅 代理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新编第十师师长,第九十一军 副军长。1942年6月授陆军少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 第二十一补充训练处处长。1945年任第三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1947年任训练总监部中将委员。1949年到台湾,当选“ 国大代表”。 1972年10月在台北逝世。
邓植三( 1881~1950)茂名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及广东高等学堂肄业。早年经商,曾资助孙中山讨伐陈炯明。1924年后任梅市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政府高级参议。抗日战争爆发后,被邓龙光聘为第三十五集团军总部少将参议,捐资购置武器药品,发动组织游击武装。1946年被选为茂名参议会副议长。1950年秋病逝
王德全 (1894~ 1949)字星五。电白人。广东陆军模范团、庐山及珞伽山军官训练团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部警卫 团三营中校营长,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三师教导团上校团长,第一五六师四六六旅少将旅长。1939年6月授陆军少将。1940年任第三十五集团军六十四军一五五师师长。1944年7月任第六十四军副军长,1945年11月授陆军中将。1946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中央训练团训练委员会中将委员。同年底退役,任电白县长。1947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11月2日在电白县通山岭与解放军作战时身亡。
倪鼎垣(1907~ ?)茂名人。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十三师教导旅第一团上校团长,参加上海战役及南京保卫战。1938年夏所部整编为第九战区独立第十六旅,任少将旅长。1943年5月任第六十四军第一五九师师长,第三十五集团军交通处长。1946年春任整编第一五九旅副旅长兼政治部主任,后升任旅长。1947年任广州行辕少将高参。1949年到香港定居。
张锦芳(1931-1854), 字荔园。高州人。早年加入广西龙州边防军,历任营书记及帮带,冯子材军参赞,参加镇南关中法之战。1894年后任迁江知县、候补通判,宁明知府等。民国成立后,历任广东右路巡防队第十八营管带,阳江县知事,广西岑溪县知事。1916年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筹款员,东莞县知事,高州道尹,广东警卫军第一、二、三营统领,粤海道尹,广东新编陆军游击司令。1919年6月代理广东省长,次年4月下台。为民国茂名地区出的两个广东省长之一。
杨永泰,民国茂名出的两个广东省长之一,蒋介石的谋臣。(1880~1936)字畅卿。茂名人。广东高等学堂、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毕业。1912年被推为北京临时众议院议员,国会参、众两院宪法起草委员。1915年为上海《中华日报》主笔。1916年任两广都司令部军务院财政局长。1917年起任陆海军大元帅府参军处少将参军,广东护法军政府财政厅长,广东省长。1921年后任雷州安抚使,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总务处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将高参。1931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1934年起,先后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秘书长,南昌行营和四川行营上将秘书长,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1936年10月25日在汉口遇刺身亡。著有《现代民主政治》、《论削藩》 。
吴国光(1901~ 1944)电白人。法国陆军大学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步兵科中校教官,军校第二步兵团中校团附、训练部上校副主任,南京中央陆军步兵学校主任教官、训练处少将处长,陆军大学战役系教授( 少将衔),第三战区司令部中将高参。1944年回籍
养病时遇害。
江茂森( 1901~1982)茂名人。国立中山大学毕业。历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干事,广东燕塘陆军学校政治科少校教官,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中校秘书。1933年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军垦处少将处长,第二军军垦区主任。1935年任广东省物产经理处副经理。1936年“ 六一事变”后,随陈济棠赴香港,任德明中学校长。香港沦陷后返乡从事教学及文史研究。1948年冬随陈济棠出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财政处长。次年底弃职返港,任珠海书院监督兼校长。1982年夏在香港病逝。
陆匡文( 1892~1964)名焕,号曾陶、陶庵。信宜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08年加入同盟会,为同盟会信宜会长。参加讨袁( 世凯)讨(龙济光)护法诸役。1923年起任广州大元帅府法律委员会秘书,广东南路财政处长、禁烟处长,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处简任参事,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教授、秘书长。1945年起任军事委员会广州行营政务处中将处长,广州行辕民事处中将处长,广州绥靖公署中将秘书长,并兼广州省政府委员及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1947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到台湾,续任“ 国大”代表,任“ 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64年9月5日逝世。
周万邦( 1909~1987)电白人。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步科毕业。1930年起任南京国民政府警卫军排、连长,第二军第九师二十五团二营中校营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集团军三十七军辎重营中校营长,第八师十七旅教导团上校团长、少将旅长。1946年任
新编第十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11月授陆军少将。1948年任广东第七“ 清剿”区副司令,兼两阳守备区指挥官。1949年6月任徐闻县长。1950年春到台湾,1987年春病逝于台北。
董煜( 1894~ 1976)又名叔明,字观寿、载群。化州丽岗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陆军大学第十期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一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连长,赴苏联军事考察团少校副官。1930年任“ 围剿军”第一纵队新编第十师六团营长。1934年任南“路追剿”军第一纵队独立第五旅上校团长、副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军第六十师师长。1938年10月授陆军少将。1941年12月任第九战区第三十七军六十师长、副军长。1943年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1946年任济南防守副司令兼参谋长。1949年4月,任广东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同年秋到台湾,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高参。1957年退役。
李怀霜(1874~1950)原名葭荣,字兼浦。信宜人。前清进士。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与夏重民在上海创办《天铎报》,任总编辑,宣传民主革命。1917年创办《珠江日刊》,任总编辑。1923年11月,任陆海军大元帅府少将军事参议。1929年任江西省政府秘书。1932年被陈济棠聘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主任秘书,兼《广州国民日报》评论主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南路行署秘书。 1942年1月任广东省政府秘书,后因病辞职。1946年移居香港,1950年秋在香港病逝。遗作编入《弥庵文存》及《李怀霜书法集》等。
杨锦龙( 1887~1925)茂名人。广东将弁学堂毕业。历任学兵营排长、队长。1914年任广东陆军混成旅旅长。1920年任粤军第二军四师独立旅团长。1923年1月参与讨伐陈炯明,任讨贼军第四军第一独立旅旅长。1924年春任建国粤军第八旅旅长。1925年9月28日因涉嫌廖案被枪决。
吴斌( 1900~1990)字乘云。高州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十一师少将参谋长。第一战区司令部战时干部训练团教育长,洛阳警备司令,济南警备司令。1945年2月授将军少将。1948年任第六兵团中将副司令官。1949年5月任广东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50年到台湾,任东南长官司令部高参,“ 国防部”中将高参。1990年2月在台北病逝。
董劲儒( 1901一1967)化州人。黄埔军校第四期工兵科、南京中央军校和高教班和中央工兵学校第三期毕业。历任中央军校第十四期第二总队二大队中校队长,第十六期教授部上校筑城教官,第十八期第一总队上校工兵大队长。1942年秋任中央军校工兵科
上校科长。1944年3月授陆军少将,任中央军校教育处工兵科少将科长。1949年到台湾,任凤山“ 中央军校”教务委员会少将设计委员。1959年退役。
陆耀文( 1884~1951)原名志武。信宜人。虎门陆军速成学校毕业。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高州起义时任信宜敢死队长。民国成立后,任番禺县长,广州大元帅府副官,讨贼军第四路军总司令,经界局调查处长,国民政府财政部印花税总处处长。1938年11月任茂名县长。1947年6月任国民政府审计部驻外稽察。1951年春在香港病逝。
莫福如(1898~1969)茂名人。建国粤军第四军讲武堂、中央军官训练团毕业。历任粤军第二师排、连长、少校副官,南路讨贼军第二师上校团长。1924年任粤军第四军独立第四旅少将旅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第二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六○师师长兼南韶师管区司令,第七战区司令部中将高参。1946年任广州行营高参。1948年12月任广东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 清剿”区司令。1949年4月任广东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同年12月任第六十三军军长。1950年5月到台湾。
黎天荣(1909~ ?)电白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步兵科第一期、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毕业。历任广东保安司令部第十三大队中校副大队长、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五二师五五六团上校团长,第一五八师参谋处长,第六十五军一八六师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少将参谋。1945年任第六十三军一五二师少将参谋长、第六十六军参谋处长、第一五二师副师长。1949年冬被解放军所俘。获释后返广州居住,曾任广州市参事室助理研究员。著有《广州八年抗战记—— 回忆派潭之战》等。
甘清池(1900~ 1951)信宜水口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1921年起任广州大本营辎重营书记,粤军第二旅机枪营副官,黄埔军校教导团九连连长,党军第一师中校参谋。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十路指挥部上校参谋主任,浙江省防军司
令部参谋长,温州戒严司令。1931年任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教导总队总队长兼教官。1935年任第九十二师、六十师参谋长。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二集团军总部高参兼教导总队总队长,第九十四军参谋长,第九十九军副军长。1946年起
任整编第六十九军副军长,广东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阳江县长。1949年11月5日在信宜率部起义, 1951年12月被错捕处决,1982年8月平反,恢复名誉。
梁仲江( 1903~?)茂名人。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南京陆军大学第六期毕业。193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三一九旅三团上校团长、少将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军六十师师长。1939年9月,该师配属第三十七军,仍任师长。1940年5月,任第
十五集团军第三十七军副军长,第九战区司令部高参。1944年秋第三十七军配属第四战区,再任副军长。1945年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部交通处长。1948年2月授陆军中将,任川南师管区司令。同年6月退役,任湛江市长。后
辞职于年底移居台湾,任教并研究佛学。
吕春荣( 1887~1945)高州人。钦廉讲武堂毕业。1910年加入同盟会。历任广东南路八属联军第二师师长,高州善后绥靖处长。1923年任陈炯明粤军第四师师长,长期盘踞南路。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降日充当汉奸。出任日伪广东治安维持委员会副委
员长兼保安处长。后任伪广东省政府副主席,兼广东“ 和平救国军”总司令。1939年春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45年9月被国民党广东当局逮捕,判处死刑,于10月14日在广州天字码头枪决。
赖翰伯(1892~ 1963)又名武。茂名人。广东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后方主任,兼师党部执行委员。1928年后任第四军教导第一师后方主任,第四师军需长,第一五五师后方主任。1936年10月兼任廉江县长。抗日战争爆发
后,任第一五六师军需处长,广东西区绥靖公署参议兼后方主任,第六十四军上校参议。1942年任第三十五集团军少将高级参谋,广东省政府参议。1943年任广东省赈济委员会委员。1944年起任第四路军及衢州绥靖公署少将参议。1946年退役。1947年当选国
民大会代表,广东省参议会议员。1949年夏移居香港。
陈任之,( 1894~1955)原名官曾。信宜人。南京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毕业。1912年组织高雷革命军,参加光复高雷及讨袁驱龙诸役。1922年任粤军第五路营长。1925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连长、营长、少校副团长。1929年1月,任第六十师一二○旅二四○团中校副团长。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补充旅第一团上校团长。1933年任福建政府人民革命军第五军九师副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副主任,南路游击指挥部副指挥。1939年1月任电白县长。1941年任广东第七区少将保安副司令。1942年8月任曲江县长。1944年秋任广东西南行署警保处长。1946年退役,1949年夏移居香港,1955年11月在香港病逝。
苏慎初( 1882~1936)高州人。广东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毕业。1908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任广东新军第二镇见习官。不久返高雷地区进行反清活动,为同盟会高雷主盟人。辛亥广州起义时负责新军、防营及民军联络。后返高雷地区策动各县光复,任高雷
民军总指挥。1912年任循军第三路司令,广东军政府第三军军长。同年秋循军改编为广东民军第二师,任师长。1913年1月任广东陆军第二师师长。同年8月将陈炯明逐出广州,宣布取消广东独立,自任广东临时都督兼民政长,仅三日即倒台。同年9月被袁世凯北京政府授予陆军上将衔。后追随陈炯明,任粤军总司令部高等顾问,失败后寓居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