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青山湖畔称"怎么又贵了?”最近,去储奇门药材市场抓药的市民常这样嘀咕。
受西南大旱、需求增加、游资炒作等多重因素影响,记者昨天调查发现,市场上90%以上的中药材都在涨价,涨幅最大的品种居然涨了6倍。
三七疯涨
批发价涨了6倍
三七是云南白药、片仔癀、复方丹参片等知名中药的主要原料,而我国97%的三七产自云南省文山州。西南持续数月的干旱,导致三七严重减产。
“春节后才开始涨的,现在120头的三七,要卖410-420元/公斤。”昨天,储奇门中药材市场的药材商黄先生告诉记者。他说,这还不算最贵的,20头的三七已经涨到700元/公斤了。“去年三七最便宜时,才不过100元/公斤左右。”
这一说法得到了桐君阁中药材公司的证实。昨天,该公司汪总就向记者透露,和三七同样疯涨的还有板蓝根,去年初板蓝根市场价还是5-6元/公斤左右,现在已涨到了28-29元/公斤。此外,半夏、红花、薏米等主产地在四川、广西、贵州的中药材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像半夏就从50元/公斤涨到了130元/公斤左右。
游资炒作
房产商囤上千吨枣皮
但大旱并不是影响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唯一因素。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章林就透露,三七等药材的涨价原因,除了气候影响、需求增长之外,游资炒作也是一大原因。
“一些大中型药材商人都在借此机会炒作甚至垄断,前两天就有广东某药业老板花20亿元买断云南三七的说法。此外,像康美药业也炒作三七发财了,目前其库存量就有上千吨。”昨天,本地一药企老板就对记者说。
“上个月我去产地,还发现成都一房地产商在大量收购枣皮,居然喊出要买上千吨来囤货。”昨天,汪总向记者透露,此前才12元/公斤的枣皮,目前也涨到了24元/公斤。
据称,炒作中药材的已不限于药材商,只要有利可图,甚至连买卖大米、大蒜等农副产品的老板、水果商等不懂行的人,都加入到了炒作阵营中来。像成都这位房产商,也是因为房产新政冲击楼市,他们的资金只好转投药市了。
成本上涨
药企被逼自建药材基地
中药材涨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下游药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使用三七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品种逾300个,生产厂家达1000余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中药制药企业,而板蓝根、半夏等,也是解热镇咳类中药的主要原料。
更头痛的是,原料虽然暴涨,但很多药品是纳入医保目录甚至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这些药品严格受国家限价,不得超过最高零售价。这样的夹击,让下游药厂日子难熬,有药厂不得不自建药材基地寻出路。
记者昨日获悉,李嘉诚旗下的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就在文山投资5亿元建立了万亩种植基地,同时又在大庆建立了面积5万亩的板蓝根生产基地。昨天,白云山和黄总经理李楚源告诉记者,仅板蓝根基地就可年产10000吨板蓝根,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板蓝根基地,可一举打破资源依赖对企业的困扰,降低原材料成本。
同样,本地药企也在跃跃欲试。太极集团昨天也称,已斥资6500万元在垫江圈地3万亩打造药材基地,“垫江是出产半夏、天麻、川芎等地道药材的大户,其中天麻面积更居全国之首,太极集团直接到基地种植采购,药材流通环节的费用起码可减少20%。”太极集团有关人士称。 idgww0011 |
上一篇:美国研究称西兰花可阻止乳腺癌细胞扩散下一篇:省工商局将加大违法广告监管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