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南昌530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南昌论坛称据央视报道一种出厂价15.5元的药品,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最后价格涨到了213元售卖到患者手中,利润达1300%。(5月17日《新京报》)
消息一出,有人惊诧药价的暴利,谴责流通环节特别是医生的无良,愤懑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缺失导致“放水”。还有人怒骂权商“媾和”,滋生出药品利润1300%这个“怪胎”。
但是,笔者却不愤怒。笔者不愤怒,不是因为默认或者赞同这种药品暴利,而是对商品暴利见多不怪,近乎麻木了。因为,除了药品之外,在我们周围,利润“天价”商品比比皆是。
比如房价。一平方米商品房的成本价只有区区1000多元,但到了消费者手里,却卖到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利润颇厚,试问,商品房利润被谁瓜分了?
比如高校收费。大学的基础设施基本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学生上大学,无非是一张床、几张桌椅、几本书本,外加一些教授讲课,即使再算上添置实验仪器、增加图书量等花费,学费也不至于要年年攀高吧?
比如一些政府统一采购的大宗小宗的物品,其出厂价和最终购买价的差价分别是多少?真查清了,恐怕也会令公众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笔者曾目睹一个怪现状——个别政府统一采购买贵不买贱,一台同样的电脑,市场上买几千元,而政府采购则会花费上万元,为什么?没人知道!
即使是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利润也是“天价”。一瓶普通的酒,出厂价也就是几十元,多则一百、二百元,但到了商店、酒店,价格却翻番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一些稍微高档的酒店,服务员开启一瓶酒竟要收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开瓶费”。前一段时间大蒜涨价,有些经销商竟赚上上亿元。
事例太多了,俯拾皆是,不一一列举了。从笔者的不厌其烦的例举中,我们也许清楚了:利润“天价”,药品不是孤本。当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谴责的大棒挥向药品时,是否也要关注更多消费的“被天价”。
活跃流通市场,固然需要利润的刺激和支撑。假如商品动辄“天价”,试问公平价格何在?在我看来,药品“天价”,实质是当今这个市场中商品价格无序的一个普通的案例而已。挤掉药品“水分”,我们仅仅剑指药品是毫无用处的,关键是消除商品价格无序、无人监管的生存土壤。 idgww0011 |
上一篇:英研制“癌症疫苗” 有望成治疗癌症“万灵丹”下一篇:山西疫苗举报人又面临黑色威胁
|